毛光骅,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河南开封市人,在河南中医学院医史馆工作,研究馆员。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老科协工作者协会会员;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基本作家。1996年1月10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聘任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6年“文革“时期,身为图书馆的负责人,在”破四旧“高潮时敢于挺身而出,采取种种措施,加以保护,使得五万余册珍贵古线装中医典籍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我院无法估计的财富。当时有些“群众组织“在图书馆楼上修筑战斗工事时,又提出了许多防范措施,使得储藏的二十余万册图书资料免澄破坏,保证了数、科、研、医工作正常进行。 此外,还和其他老师在另一处战斗工事将医医史陈列室的医药文物抢救出来,几经周折,克服多种困难,使其重新开放展出。 1983年,主持编篡河南中医学院校志时,为负责人,组织全体编写人员,拟订篇目,印发简报,查阅文书档案7485卷故,外出询查有关人员,编撰全部稿件,历时数载,编出了十余万宇的《院志》(征求意见稿,油印本)。三十年校庆时,亲笔撰写了《河南中医学院简史》,并为多种年鉴、省、市、区卫生志、教育志等报送校史材料六十余篇。结合自身业务,刻苦学习,笔耕不辍,先后在十六种报刊上和十一家中医高校的《学报》上发表了医史医籍、医药文物研究文章250余篇,并与人合编及参与九种图书的编写出版,专著有《古人寿养秘要》。 1998年策划、创意、构思河南中医学院校园内、中医药文化碑廊中的大型”医魂“浮雕群,提供历代医家的肖像及文字资料,负责监理等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