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小儿汗证的中医药治疗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1/7/13 12:06:46      

小儿汗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耗性疾病。长时间的慢性汗出,可使水、盐丢失,营养物质消耗,影响其生长发育。传统治疗多以虚证辨证,施以补而治之。但并非均能收效。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汗证临床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属实证者治宜清热利湿,或消积泄热,或活血化瘀之法,则收效显著。

一、清热利湿法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升清。主运化之功能除运化水谷外,还运化水液。运化水液,亦称作“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和布散作用。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运化失常所致的停滞。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导致水湿内停之患。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因他病损伤中焦,脾胃虚损,腠理开泄则见汗出。如《增图医学入门》即言“多汗身软者,湿也,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为地之蒸为云、雨、雾、露”,多以自汗为常,并可见身体困乏,面垢肽多,大便不爽,尿少,纳呆,舌红,苔腻、脉滑。宜选用清热利湿法,方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等。

验案举例:刘某某,男,8岁,其母代诉,多汗1年余,活动量稍大即有汗出,睡后见多汗,纳差,自觉口中有粘腻感,二便正常。平素时有感冒,查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心肺腹及四肢、皮肤、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小儿汗证。辨证:湿热内蕴。治则:清热利湿。处方:滑石30g、苡薏仁30g、藿香10g、木通10g、茅根15g、茵陈15g、生甘草5g7剂,日服1剂。二诊,出汗明显减少,食纳增,口中粘腻感已去。腻苔减退,前方加减再服15剂,汗出即止。舌象转成苔淡红舌薄白。

二、消积泄热法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小儿生理特点之一。即指小儿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长发育极快,所需水谷精气则更为迫切,但是小儿又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之特点。脏腑功能尚未健全,脾胃功能运化力弱。加之乳食不知自节、故易为饮食所伤。若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致成积滞,积而化热,积热蒸腾,津液外流而为汗。证见时时自汗,亦有睡中盗汗,面颊颧红,口渴欲饮,腹部胀满,大便不调,手足心热,治宜消积清热,方以保和丸酌加黄连、黄芩等治之。

验案举例:张某某,男,7岁,其母代诉,多汗半年余,以睡中汗出尤甚,食纳差,有口臭,大便干,小便黄。查体:舌尖红,苔厚腻,色黄,脉弦。心、肺、腹、四肢、皮肤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诊断:小儿汗证。辨证:积热内蕴。治法:消积泄热。处方:神曲15g、焦山楂15g、莱菔子15g、炒麦芽15g、白茅根15g、火麻仁10g、茯苓10g、黄芩10g、连翘10g、大黄10g(后下)、生甘草5g7剂,日服1剂。二诊,出汗稍减,口中食嗅味减轻,大便转软,成形,日行1次。查体:厚苔已退,处方大黄改间日用,7剂。三诊,出汗渐减,口臭消退,大便正常,小便清,舌淡红,苔薄、根部稍腻,前方去大黄、火麻仁、黄芩、加煅龙牡各30g、麻黄根10g、服用14剂,多汗基本已无。再次略以加减再进14剂,即痊愈停药。

三、活血化瘀法

    血液的循环,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即所谓“气行则血行”。血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持续地得到补充,亦有称为“血为气之母”。气血和畅,运行正常,则营卫调和、腠理固密。若气血瘀阻,而致营卫不和,卫失固密,腠理开泄,津液外泄而现汗出。并常现面色紫暗,指纹暗滞,或有肌肤甲错,局部痛疼,固定不移,舌下瘀点等症,治宜活血化瘀。处方加用丹参、赤芍、当归等活血之品,或用血府逐瘀汤,如王清任所说:“天亮出汗,醒后出汗,名日自汗,因出汗醒,名日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益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不知血瘀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

    验案举例:高某某,女,9岁,其母代诉,患儿多汗1年半,食纳差,平素易感冒,二便正常,睡中易醒,多汗,时有浸湿枕巾,白日活动亦易于出汗。查体:舌淡苔薄白,后部腻,指纹暗滞,方颅,发稀,面色不华。诊断:小儿汗证。辨证:气虚不固。治则:益气固表止汗。处方:黄芩15g、防风5g、茯苓10g、白术10g、煅龙牡各30g、浮小麦15g、麻黄根10g、茅根15g、生甘草5g。此方加减服用30剂,症状未显著好转。分析其由,指纹暗滞为瘀血之象,即将前方去防风、茯苓、龙牡、麻黄根,加丹参10g、赤芍10g、当归10g,服用10剂,汗出即减,再略以加减,去当归加麻黄根10g,又用20剂。汗止,睡眠转佳,指纹呈淡紫色。

                                                         (本报通讯员  欧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