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钱 子
Semen Strychni
始载于《本草纲目》,原名番木鳖。李时珍释其名日:“状如马之连钱,故名马钱。”
【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Strvchnos nux - 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马钱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国。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呈扁圆形,状如纽扣状,常一面隆起,一面微凹,直径1.5-3cm,厚0.3-0.6cm。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折断,沿边缘平行剖面剖开,可见淡黄白色或灰白色的角质状胚乳,子叶心形,叶脉5 -7条。气微,味极苦。
以个大、肉厚饱满、色灰棕微带绿,茸毛细密,质坚无破碎者为佳。
饮片①马钱子(砂炒):为长椭圆形或纺锤形的薄片,外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切面淡棕色,角质状,中央有一细长条状裂缝。质坚脆。气焦香。②马钱子粉:为黄褐色粉末,气微香。
【化学成分】含①总生物碱2%-5%,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strychnine)、马钱子碱( brucine)及微量番木鳖次碱(vomicine)、伪番木餐碱、伪马钱子碱(pseudobrucine)、a一及β-可鲁勃林(a-,β -colubrine)等。②番木鳖苷(马钱苷loganin)。③绿原酸、棕榈酸。④脂肪油、蛋白质、多糖等。
番木鳖碱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生物碱的45%;马钱子碱的药效只有番木
鳖碱的l/40。
【功效】性温,味苦;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用量0.3-0. 6g,炮制后入丸散用。
【附注】I.植物马钱除种子外,其茎、叶、果皮亦含微量番木鳖碱及马钱子碱等:
2.同属植物云南马钱S.pierriana A.W. 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曾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作马钱子药川。其主要鉴别点:呈扁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缘较薄而微翘,子叶卵形,叶脉3条。种子表皮毛茸平直或多少扭曲,毛肋常分散。种子含总生物碱2.18%,番木蹩碱占1.33%,亦含马钱于碱等。
3.下列二种同属植物的种子和根中,亦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可作为提取该二种成分的原料:海南岛产的海南马钱S.hainanensis Merr.et Chun和密花马钱S.confertifora Merr.et Chun.
4.混淆品:同属植物山马钱S.nux - blanda 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几乎不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不可供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