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地 龙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3/11/18 9:46:58      

                              地 龙

                            Pheretima

    地龙,始见于宋《圣惠方》中,“邱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产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沪地龙主产于上海、浙江、江苏。

    【采收加工】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焙干。

    【性状鉴别】药材1.广地龙:呈长条扁片状,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宽1-2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雄性生殖孔在第18环节腹侧刚毛圈l小孔突上,外缘有数环绕的浅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面两边有横排(1-2排)小乳突,每边10-20个不等。受精囊孔2对,位于7/88/9环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约占节周5/11。体轻,体壁较厚,略呈草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图17 -1

17—1广地龙药材图

     2.沪地龙:呈条状薄片,长8-15cm,宽0.5-1.5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较光亮。第18环节有1对雄性生殖孔。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呈花菜状或阴茎状;威廉环毛蚓的雄交配腔孔呈纵向裂缝状;栉盲环毛蚓的雄性生殖孔内侧有l或多个小乳突。受精囊孔3对,在6/78/9环节间。

    均以条大、肉厚、无泥土者为佳。习惯以广地龙质佳。

    饮片①生地龙:广地龙为薄片状小段,边缘略卷,宽1-2cm,余同药材。沪地龙:为不规则碎段,余同药材。②酒地龙:形如生地龙,表面色泽加深,具焦斑,略具酒气。

    【化学成分】主含蛋白质及脂类成分,另含次黄嘌呤、琥珀酸和L (+)谷氨酸、蚯蚓解热碱、蚯蚓素及有毒成分蚯蚓毒。

   【功效】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

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用量4.5-9g

    【附注】1.土地龙:为同科动物缟蚯蚓的干燥体。有的地方混入地龙药用。呈弯曲的圆柱形,长5-10cm,直径0.30.7cm。环带多不明显,灰黄色至灰棕色,不平直。生殖环带多不明显。质轻而脆,断面肉薄,常附泥土。气腥,味微咸。

    2.同属河北环毛蚓,亦含次黄嘌呤,在部分地区作土地龙人药。

    3.地龙除了按规定品种药用外,目前影响质量较突出问题是地龙不剖腹或部分剖腹;不清除腹腔内的泥土;饮片带泥切成段,导致药材含泥量高,沪地龙尤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