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海 马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3/11/25 11:25:07      

海    马
Hippocampus


    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谓:“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虾类也。”
   【来源】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histrix  Kaup、大海马H.kuda  Bleeker、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  Leach或小海马(海蛆)H.japonicus Kaup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海南、广东、福建、辽宁、山东等省。广东、福建、海南、浙江有养殖。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及内脏,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1.线纹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节纹并具短棘。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刺海马:体长15-20cm,黄白色,头部及体上节纹间的棘细而尖。
    3.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
    4.三斑海马:体长10-18cm,黄褐色或黑褐色,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
    5.小海马【海蛆):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细小。 
药材根据大小,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均以体大、色黄白、质坚实、头尾齐全者为佳。习惯以雄性有育儿囊者更佳。
  饮片制海马:形如药材,质较松脆,色泽加深,微鼓起。
   【化学成分】刺海马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等。三斑海马含硬脂酸、胆甾醇、胆甾多产于柳树下二醇及多种氨基酸等。
   【功效】性温,味甘。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
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附注】1.混淆品:同属动物冠海马H.coronatus Temrninck et Schlegel的干燥体。体长10cm左右,体表淡褐色。头冠特别大,约等于吻长。第1、4、11体环和第4、10、14尾环的背侧脊状突起较长。   
2.海马属滋补壮阳药,价值较高,因其形态特征明显,一般无法用其他品种伪充,但发现有在海马的腹腔内注入水泥浆、胶水、石蜡等物的掺伪品,影响了海马的质量和疗效,应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