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浮海石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3/12/6 10:15:08      

浮海石

Pumex

  始载于《日华本草》。原名浮石。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故名。

  【来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

  【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省。

  【性状鉴别】药材呈不规则形的块状,直径2-7cm或更大。表面粗糙,灰白色或淡黄色、淡褐色。有无数大小不等的细孔,形成多孔性海绵状结构。质硬而脆,断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味淡。(图18 -8

以色灰白、体轻入水浮而不沉者为佳。

    18 -8浮石药材图

       饮片浮石:为不规则海绵状碎块,灰白色或灰黄色,粗糙,有多数细孔。质硬而脆,入水浮,气腥味,微咸。②煅浮石:多呈颗粒状或粉末状,灰白色,无光泽,质酥脆而易碎。

    【化学成分】主含氧化硅( Si02)

    【功效】性寒,味成。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用量6-10g

【附注】1.药用商品浮海石有二种,除浮石外,尚有石花,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e Canu et Bassler、瘤苔虫C.costazii Audouin的干燥骨骼。习称苏海石。主产于福建、浙江等省。脊突苔虫: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略呈扁圆形,直径2 -5cm。灰白色或灰黄色。一面略平坦,另面多突起作叉状分枝,中部交织如网状。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质硬而脆,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味微咸。②瘤苔虫:为不规则块状,直径1-3cm;灰黄色或灰黑色。珊瑚状分枝短,先端钝圆,极少折断。主含碳酸钙。功效与浮石同。

  2.山东出产一种小浮石,在东北、天津、上海等地区也作浮海石入药。为海滨石灰华,系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等盐类围绕贝壳、贝壳碎片或其他砂砾等质点沉积而成:呈不规则块状,直径1-2cm。表面凹凸不平,光滑:灰白色或灰黄色,有空洞而无细孔。体重质实,断面灰白色。气微,味淡。主成分为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