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4/2/18 15:47:25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坐骨神经痛以疼痛放射至一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后侧为特征,是由于坐骨神经根受压所致。疼痛可以是锐痛,也可以是钝痛,有刺痛,也有灼痛,可以是间断 的,也可以是持续的。通常只发生在身体一侧,可因咳嗽、喷嚏、弯腰、举重物而加重。根据是否由脊椎病变引起或坐骨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疼痛,一般分为根性疼痛 (继发性)和干性疼痛(原发性)2型。

  一、根性疼痛

  (一)症状

  一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后侧疼痛,多伴有腰椎叩击痛,疼痛可因咳嗽、喷嚏、弯腰等而加重,或伴有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明显减弱。多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

  (二)治法

  (1)选穴 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次髎、环跳、委中。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位,在腰部,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为取穴部位)。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1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之间即第2骶后孔,此为取穴部位)。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位,下面的腿伸直,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按在大转子头上,拇指指向尾骨尖端,当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 走罐法。先用梅花针以中度手法叩刺委中,以出现较多出血点为度,拔罐后留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在患者腰部涂抹万花油,用大罐 吸定于腰部肾俞处,采用来回横走腰骶部的方法,以局部皮肤红晕,或有痧点为度,最后各穴留罐lO~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干性疼痛

  (一)症状

  一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后侧疼痛,无腰椎叩击痛。单纯为坐骨神经发炎等引起。

  (二)治法

  (1)选穴 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飞扬、悬钟、阿是穴。

  (2)定位 环跳:见前。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委中:见前。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飞扬: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腘横纹至外踝尖之中点再往下方外侧1横指,当小腿腓骨后缘处为取穴部位)。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阿是穴:局部压痛点处。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走罐法。先用梅花针 以中度手法叩刺环跳、委中、承山、阿是穴,以出现较多出血点为度,拔罐后留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在患者大腿后部坐骨神经线路 上涂抹万花油,用大罐采用走罐的方法,以局部皮肤红晕,或有痧点为度,最后各穴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坐骨神经痛可由多种疾病引发,故在拔罐治疗的同时,应对原发病症积极进行查治。

  (2)治疗期间要静卧休息,睡硬板床,调节饮食,节制房事,注意保暖,适当做腰腿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