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网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专科专病“
 。 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简介
 。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筹)邀请入会
 。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
 。 孙光荣老师为“河南中医药科学研

  详细介绍  
天仙子
加入收藏】       【打印】       【关闭】       来源:本站       日期:2014/2/20 9:50:36      

天仙子

Semen Hyoscyami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莨菪子,列入下品。李时珍释其名谓:“其予服之,今人狂狼放宕,故名。”《图经本草》称为天仙子。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于河南、内蒙古、甘肃、辽宁等省区。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暴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切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气微,味微辛。  

 以身干、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①生物碱0.06% -0.2%,主为莨菪碱(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②脂肪油等。

    【附注】1.同属植物小天仙于(北莨菪)H.bohemicus FW. Schmidt的种子在东北地区作天仙子药用。

    2.爵床科机物水蓑衣Hyrophila salicifolia( Vahl)  Nees的干燥成熟种子。在华南地区及福建、湖南等地常作天仙子药用。商品习称此种天仙子为“南天仙子”或“,“广天仙子”。其种子呈扁平心脏形,直径l-2mm。表面暗红色或棕红色,在扩大镜下观察平滑,无网纹,基部有种脐,有贴状的表皮毛,呈薄膜状,用水浸湿后,表皮毛立即膨胀竖起,蓬松散开,黏性很大。无臭,味淡。两种天仙子的植物来源、性状、用途均不同,不能混用,应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