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又称目眩,即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常与头晕同时并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乘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眼花多由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原因引起。
【分清原因好对症】
1、气血亏虚多兼头晕乏力、面色无华;
2、肝阳上亢则兼头晕、耳鸣、焮热、烦躁;
3、肾精不足多兼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痰浊中阻则兼头晕、头重、胸闷泛恶。
按摩治疗眼花多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而进行。
【按摩疗法】
1.气血虚亏
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揉按脾俞、胃俞、足三里穴各3分钟。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肝阳上亢
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风池、风府、内关、大陵穴各30下。

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

风府穴,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也就是头发的边缘,用大拇指中间的关节在这个边缘向上比划一横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间关节就是1寸)。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肾精不足
(1)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拿捏两侧肩井穴各1分钟。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关元、气海、太溪、三阴交穴各1分钟。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3)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肝俞、肾俞穴各1分钟。
4.痰浊中阻
(1)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尺泽、支沟、内关、丰隆、昆仑、列缺穴各1分钟。



(2)取俯卧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肺俞、厥阴俞、心俞、脾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